七夕节的随笔

时间:2025-09-03 17:08:10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夕节的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1

雨,绵绵密密地下了一夜,风,吹来阵阵清凉,吹落飞花片片,惹起数不尽的凄美。记忆中,七夕的天空,总是雨纷纷,飘过银河,纷纷扬扬。而这个时节的雨,仿佛就是自古以来,那个爱情传说的见证。每年此时,是不是,真的会有喜鹊架起天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而世间,是不是真的会有千年万年不变的深情?

我们常说,时光易老,真情难觅。虽然世间凉薄,但我更愿意相信传说中的故事,那份坚贞不移的深情,那一寸寸的相思,用无数年的时光交错,流转成为一段浪漫爱情的象征。如今,每年的七夕,相爱的人儿,总在银河下面,相依相偎,诉说情深。而你,在爱的季节里,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隔着一片海,放飞心中的无限执念?

看一片片花瓣飘摇而落,我在七夕的天空下,任相思的长河漫过心海,泛滥成伤。我是南方那弯温婉而晶莹的浅月,你是北方那枚暮色黄昏下的落日,是哪一场烟火的交汇,把你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如同天上的`牛郎织女,我们也隔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时光海,却不敢奢望,会有喜鹊儿,为我们搭起那条通向彼岸的桥。

我们也曾以为,这一生只深爱彼此,默然相守,不亢不卑地爱着便已足够;我们也曾牵着手,在花开的声音中翘首爱的归途;我们也曾在缘分的来去中,艰难地抉择。可是如今,在时光面前,爱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彩琉璃,但是我们仍然放不下彼此。无论隔得有多远,你总会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总会,在某个夜晚,借着月光曲,传递心声。

我很喜欢这句话:“每一颗爱的尘埃,都重于泰山。”爱过,便是慈悲。即使将来,爱飞走了,情逝去了,我依然愿意,走过微风细雨,在琐碎的岁月中,拾起那段牵手走过的日子,拾起爱过的细节,然后微笑着,把一点一滴爱的尘埃,镌刻成一抹芙蓉色。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2

房间里没有开灯,我听见你逐渐靠近的脚步声。你从背后环住我,双手交叠在一起,头搭在我的肩头。我反握住你的手,回过头,亲吻你微微颤动的睫毛。你扳过我的肩膀,我们面对面的站着,勉强能看清你的轮廓。我伸手抚摸你的脸庞,像从前一样亲昵,可颤抖的指尖,像坚冰一般划过肌肤。

无边的黑暗撕扯着吞噬我的灵魂,寂静的空气中并没有半分温存。剩下的是利刃划破空气的声音,刺入肉体的声音,血汩汩流出的声音。却没有你惊诧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混着鲜血的吻。你牙面上绽开了绛色的'花,流过齿缝,顺着嘴角缓缓淌下。这次,我看得很清楚,大片大片的红,触目惊心,像毒蛇信子一般,像秋日海棠一样,浸透了我最爱看你穿的那件白衬衫,仿佛你我的婚袍。你在我的怀中慢慢滑落,和我一样半跪的姿势;躯体逐渐褪去温度,指尖变得和我一样冰冷;血色从你的脸上消退,直到和我的唇一样苍白。

我们心有灵犀到,遇见死亡,都是一样。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3

七夕是有魅力的,不仅仅是有牛哥仙女的梦幻传说。——题记

在郊外,坐在堤陇草面上,抬望眼,墨蓝色的苍穹,牛哥的银镰是早早擦得锃亮。为了这一夕,他的那个菜园子他早已经打理好了,他的几亩田地可以收割的`也已经收好,两个蔑箩还垫着新收的香稻,两个孩儿就分坐在上面,所以夜空里也飘溢出香稻的芬芳。这个时候密密麻麻的繁星也喜欢出来看热闹,它们也灼热嬉逐,小时候我其实和它们很熟悉的。

那时候家的后面是好大的湿地,有荷池,有方田,有工商居民闲暇耕种的小菜园,我家也见缝插针弄了一块小菜地,种些白菜、辣椒、丝瓜、苦瓜等等,四时不断。当然在这城市里的湿地,耕种的人都没有土地证,所以谁都不会斤斤计较,就像天星一样,从不和谁计较。而这个时节的晚上,我常常会优先躺在房子前面的竹铺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天星嬉闹,娭毑的蒲扇轻轻地帮我驱赶蚊子和暑热,一边讲一些天上人间的故事,直到我眼皮合拢。

往事依稀,这时候一些萤火虫也繁星一样在四面八方眨巴眼睛,飘飘渺渺,似乎是单身的,又好像是群约的,和天上的星星遥遥呼应。蟋蟀求偶的翼响和竞争,也自田边、塘畔、林中此起彼伏,加上山野过滤出来的柔和而温馨的风,影影绰绰莲荷摇曳朦胧的婀娜……

多么惬意的七夕呀,如果带着心爱的人,包包里装着一些小点心,搂着她的香肩,再看盛情的鸟雀牵手迢迢河汉,天上人间,那一刻是何等的浪漫熏陶!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4

早上,打开电脑,信息接踵而来,又到七夕了。

我也想念网络里的好友,太多,不能一一祝福,只在心里默默祝福,祝大家都好。能做到的,仅此,而己。

捧一本三毛的书,反复的读着。读得心隐隐的疼了,落泪。一直喜欢三毛超过张爱玲,从心里懂得三毛这样的女子,一头如藻的长发,一个温暖的荷西。

上学时便爱上荷西,想像三毛那样找一个如荷西样爱自己的人,可以陪他流浪,也可以与他仗剑走天涯。

想起三毛死的那样绝决,心便痛得流出了血。是太痛苦了?还是活得太过于清醒?在我狂热爱她的时候她便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世界的尽头,不死的,是这一本本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今日七夕,向天堂里的三毛问声好,向着天堂的方向挥挥手,大声的说“嗨!你好吗!”

在空间说说上写下一段文字,不喜欢七夕,不喜欢这个日子。因为今天,有孤单的朋友,因为今天,他或她注定了不会快乐。

我也小心冀冀的掩饰我的小快乐,太快乐了心里会有些许不安。很想没心没肺的活上几日,就几日便是得了便宜的活着。

三郎问我怎样庆祝,既是过节,当然与吃有联系。问这厮要去吃中餐还是西餐,他一脸坏笑的说“老婆,还是吃你做得吧!”小女儿欢呼雀跃,要吃炒胡萝卜,像蹦蹦一样爱吃萝卜。我问她谁是蹦蹦,她说,妈妈好笨,是熊大和熊二的好朋友。

我摇头长叹一声,我这命啊,人家过节有花有浪漫,我却在厨房里叮叮咚咚奏着俗事烟火。

取出精美餐具,仔细装好入盘。嘱咐女儿小心用餐别打碎妈妈心爱的杯碟,三郎笑我,成了个唠叨琐碎的女子。

是有些唠叨了,看不得这世上太多的悲欢离合。想起少年时的壮志与梦想,离现在愈来愈远。

此时,已万家灯火。一杯红酒不觉已喝完,念起远方的母亲。跑去电话前说句“妈妈,好想你!”不善表达,泪已婆娑。母亲在那头碎碎念道“你们好好吃饭,我不想你!”听见,母亲在电话的`那头,低泣。

带着想念,再饮一杯时,已醉。好在父母有自主的时间和自主的银两,惟愿母亲身体好些,能完成和父亲周游世界的梦想。三郎说母亲才是文艺老青年,我的文艺看来是随了她。

跟三郎说好想去放一盏孔明灯,让它把我的思念与祝福带到每个人的梦里。天上,人间,花好月圆;今夕,何夕,七夕快乐!

今夜,无花无梦,今夜,有酒相陪。每一场的酒醉, ……此处隐藏6578个字……p>

多想,等一个无雨的夜晚,看月光倾城,看你踏着月色而至,和我牵手,遥望天边银河,再写一阕深情,安放在七夕的相思里。而今年的七夕,鹊桥上可会有你熟悉的身影?今年的七夕,深情的话语可会再度响彻耳畔?长夜拨响心弦,期待中的歌萦绕不去。我只希望,今生的琴声,有你的和唱。

细雨悠悠飘落,微风携着我轻盈的心事,一路飘飞。想念,芬芳并且疼痛着,我却乐此不疲。而思念的时候,我的心,空灵得犹如一片幽谷,恬静纯美。于是,在爱的季节里,我用指尖敲打键盘,把轻浅的心事,浓浓的思念,借一曲银河恋歌,编织我那遐想了无数次的缱绻梦儿。

君可知,纸短情长?我只望,借着七夕佳节,许下美好心愿。愿岁月静好,举案齐眉,此后的起承转合,只与你有关。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15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乞巧节,也是传说的牛郎织女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国人把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

“乞巧节”源自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旧时少女通过展示心灵手巧、向织女七姐祈求幸福的美丽日子,又名“七姐诞”。由于织女才艺高超、心灵手巧,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向她祈求智慧、灵巧和美满幸福,于是就有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习俗,并发展为乞巧节。“乞巧”文化是一种憧憬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文化,通过运用手边的各种材料,构思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手工艺术品,以表达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企盼,同时彰显出中国妇女的聪明智慧。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苍穹之上新月如眉,繁星闪耀,由王母娘娘的银簪子划出的那道茫茫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遥遥相望,那便是牛郎和织女千年深情万年期盼的眼神。七夕节,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是可喜还是可悲?银河浩瀚,天宇茫茫,是惧怕还是反抗?多么浪漫的古代传说,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剂,少了它,生活将会变得非常不完整。虽然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圆满的结局,但至少两人可以一年见面一次。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在这七夕之日,重温一下牛郎织女这个小时候就知道的故事,也别有一番趣味。只是现在来看,会比小时候读出许多不一样的味道。我们知道了爱情的可贵,知道了坚守的价值,也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一首经典的《鹊桥仙》,把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神话故事演绎得婉约涵韵,余味隽永,千古流芳。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借七夕抒写爱情,有多少痴情的人儿倾其一生只为守候那份曾经植入骨髓的爱恋。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银河岸还是隔开了天上人间真爱的相守。或许只有经历了悲欢离合,才能成就经典佳话。红尘里的爱不是童话,更不是小说,那些曾经纯净的'爱之花,往往是在接触到俗世的阳光风雨后,便间或凋零枯萎。任一片又一片的花瓣悄然飘落,落地成泥。而那些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铭心刻骨,也便会戛然而止,从此隐匿尘封于心灵最深处。岁月的长风啊如何能诠释人间真情的浪漫唯美?如何能解说世人总会在爱的路上聚散两依依?究竟会有多少曾经的爱恨情愁留存于心底?究竟要有多深的缘分才能相伴走到夕阳西下?

每当我们提到2月14日情人节,自然就会想到玫瑰花、巧克力这些标志性的礼物,这跟情人节的来源和本身的节日内涵有关。可说到“七夕节”,似乎就想不到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礼品。东方风情被完全“淹没”在西方浪漫中,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

其实,七夕节有许多风情值得发扬广大。据桂林民俗学家姚古介绍,七夕节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七月初七的前一夜,女孩子们就围坐在一起,像摆展览一样,把平常各人做的针线活统统摆出来展示:香包、手巾、围兜、鞋子……评比哪个的针线活做得最纤巧仔细,富有创意。同时还要进行“穿针引线”比赛,手拿七根绣花针,七根彩丝线来穿针,看哪个最先穿起来,那她就算“乞”到“巧”了。另外,七夕节里吃的也很讲究。以前桂林人会在七夕节吃蕉叶粑,寓意是“如胶似漆”,还要吃蓑衣蛋,寓意“风雨同舟”,吃糖果要吃云片糕,有“纤云弄巧”之意。这些传统的七夕节内容,远远超出西方情人节的玫瑰花、巧克力这些标志性的礼物。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老的东西不一定每一件都会保留下来,推陈出新无可厚非。但如果传统节日只剩下一个响亮的名号,而没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内容,这绝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不过无论如何发展,作为传统佳节,“七夕节”首先需要做到回归。节日都是本土化的,非本土化的节日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挖掘、发扬传统七夕节包涵的文化和价值,才是我们过七夕节的实质所在。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16

“乞巧”,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中午时,每人将绣花针,或用新扫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成雾形而巧妙者,认为是“乞得巧”。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卜巧”,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木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开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木针的手巧,吃到红枣的早婚。

“斗巧”,女孩子们比赛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汤,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做装饰品等等。谁的手艺好,谁就得巧。七夕前,预先备好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活动开始后,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即为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拜七姐,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尤其广东,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自汉代开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听私语,夜深人静,躺在葡萄架下、南瓜棚旁,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

编鹊桥,用麦秸编织或用彩纸剪辑成一座鹊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置放案头或贴在墙上。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即为得巧。

吃巧食,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称为巧食。作为七夕的应节食品,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面点,各地风俗不一,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绳,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绳的风俗。传说喜鹊因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急需大量绳子,当初为这对情人说媒的老黄牛,想起民间在端午节给小孩手腕拴彩绳以求健康,取名“健绳”的风俗,就发动人们献绳。于是大家相约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绳扔到屋顶或窗台,让喜鹊衔去搭桥。

扎像求福,依照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星河灿烂之际,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气,闪耀着五色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赐福。

《关于七夕节的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