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幼儿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小班的孩子最喜欢受表扬了,每次我表扬完孩子要分小贴画的时候,个个都小手放膝盖坐的端端正正的,一双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我,当我叫到一个孩子的名字时,都会咧着小嘴笑的像朵花一样。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加重语气xxx、xxx这几个孩子是最棒的,别的孩子也会投去羡慕的眼光。
我们小三班有一个叫潘岳鑫的'孩子,虽然不是新生,但由于年龄小,近段时间刚来园就餐,没到起床时她就哭个不停,不管你怎么劝怎么哄就是哭着找妈妈。于是在一个中午,我自己做了很多跟平时不一样的小贴画,装进了一个很漂亮的盒子里……
午睡铃想起,孩子们纷纷起床了,我走进休息室拍了拍手对孩子们说—“嘘!孩子们,今天王老师给最棒的孩子带礼物来了,老师想知道谁是最棒的?”“我……我……我是最棒的!”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喊着。我拿出盒子装作很神秘的样子对着孩子们说:“猜猜里面是什么?”孩子们都摇摇头,“今天老师带来的礼物是分给不哭不闹最棒的孩子的。”我又强调了一遍,边说边从盒子里拿出一张漂亮的自制的携物贴画走到经常受表扬的马一航床边蹲下来给她贴到衣服上,然后说:“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图案?漂亮吗?因为马一航是最棒的,所以老师先给马一航一个礼物,老师看一下谁还是最棒的?”这时候孩子们都陆续的穿着衣服和鞋子,我又选了几个动物贴画表扬了几个孩子。当我走进潘岳鑫的床时,她已经睁开眼睛看了我好久,当我拿着盒子蹲到她旁边帮她穿鞋子时,她居然对我说:“老师我也是最棒的!”“对,你也是最棒的,老师也要送给你礼物。”我打开盒子让她自己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小贴画。就这样,今天中午潘岳鑫不但没哭还高高兴兴的跟别的孩子走出了休息室。
在工作中,困难是有的,只要我们多动脑筋想办法就没有过不去的砍儿。看!再倔的孩子只要我们变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都会变成听话的好孩子。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2九月是开学的季节,九月是结果子的季节,九月十日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小班孩子与我叫劲。
九月一日开学第一天,幼儿园里好热闹呀,小班孩子给我出了道难题,与我进行了较量。过招开始了,有一个哭起来,就有别也跟着哭,有的嚎啕大哭撕心裂肺,有的在地上打滚,任你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把全班的情绪稳定下来,一个想妈妈的哭起来,其他的又跟着哭起来,真想大声训斥他们,可我最终忍住了,因为我还不能赢,这是第一个回合。
有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哄哄这个,抱抱哪个,再弹弹琴。当我弹起琴时,哭声嘎然停止,孩子出于好奇,都跑来看老师弹琴,借次机会,教唱了第一首歌《我上幼儿园》。看到孩子们唱着: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虽然唱地很不整齐,但我也很满足,因为我心中多了一份感动,多了一份劳累后的喜悦。这一回合我赢了
在教师节这天,孩子们已能背诵儿歌《幼儿园像我家》: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夸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在和孩子们的较量中最终的赢家是我和孩子。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3教学方法机动灵活,才有必须的启迪好处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例,往往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控制自我,处变不惊,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及时地引导幼儿联想,巧妙地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如教师正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练习听信号走,天上南飞的大雁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幼儿兴奋地议论着,对老师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教师可暂时中止活动,加入到幼儿行列中,同幼儿一齐观察南飞的雁群,并引导幼儿说出雁群的队形,同时告诉幼儿雁群为什么要排成队飞,并告诉幼儿大雁纪律性很强。不能掉队等,还能够教给幼儿候鸟啊、南迁等词汇,让幼儿了解大雁为什么要南迁等搞笑的现象。待雁群飞过,再灵活地组织幼儿活动,如向大雁学习,遵守纪律,听老师的信号走成雁群的队形或其它队形,这样必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4今年,我带的是刚入园的宝宝。他们的年龄都在3——4岁。这些宝宝,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肤浅,生活经验贫乏。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多帮助幼儿认识大千世界中的美好事物。
记得他们刚来的时候,情绪都不是很稳定。尤其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有的家长来接宝宝比较早;而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姗姗来迟。那些走的晚的宝宝们往往看见别的家长就会哭闹。有一天,班里的一名小宝宝哭闹不止。于是,我拿起了一桶橡皮泥,“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宝宝们一看,大叫说是橡皮泥。我问他们想不想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想”。我观察了孩子们看见橡皮泥的表情,个个都迫切的想要得到。那一个下午,孩子们拿到橡皮泥不停地揉、捏、搓,玩的不亦乐乎!看见孩子们对橡皮泥这么喜欢,我忽然眼前一亮,何不让这小小的橡皮泥发挥一下魔力呢?
第二天,我准备了好多桶形色各异的橡皮泥。当放在桌子上的一刹那,孩子们都欢呼并且尖叫。我让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并对宝宝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橡皮泥大比拼,宝宝们利用手上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携物、植物、餐具、蔬菜水果等。最后,我们看看哪一名宝宝获得巧手宝宝的称号。”比赛正式开始了,每一位宝宝都迫切的开始了工作。有的宝宝用手压,有的宝宝把橡皮泥放在桌子上搓,而有的宝宝借助了橡皮泥中本来带的工具把橡皮泥给切的一段一段的。 一会的功夫,孩子们得作品就展示出来了。我走过去一一的观察。有的搓的是圆形,有的是圆锥形。于是我问他们:“你们做的都是什么呀?”宝宝们得答案各不相同。老师:“我做的是鱼丸”,“我做的是胡萝卜”,“我做的是面条”,“我做的是水饺”。突然,一个孩子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她的作品都是用长条的橡皮泥做的。说真的,我真没看出来宝宝做的是什么。于是我问:“如意,你做的是什么?”如意耐心的给我解释。她说:“我做的这个是小桥,下面是水。我们要从小桥走过去,要不然我们该掉到河里了。”听了孩子的解说,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每一位孩子的想象力都是不同的。当他们拿到相同工具时,会动用他们的小脑袋想出不同的玩法。这次的比赛我发给了每一位宝宝一个小礼物。因为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想象,都非常的棒!
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孩子智慧之门,打造幼儿灵巧之手,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努力探索和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幼儿智力。幼儿不但掌握了技能、技巧,同时也开发了幼儿智力,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 ……此处隐藏4226个字……们应该关心她啊,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听到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慧慧哭的原因,原来是慧慧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急切的问:“老师,慧慧怎么了?慧慧怎么了?她怎么会哭呢?她哪里不舒服啊?”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急忙说:“好孩子们,慧慧没事了,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就没事了。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很好,特别是霞霞,知道关心小朋友了,你们长大了,老师很高兴,你们是老师的骄傲。”
这件事让我明白,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孩子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爱护;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孩子的世界充满正能量。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3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4陶行知先生说:“师范生的唐僧是小朋友。师范生该拜小朋友做师傅,也如同孙行者的本领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小朋友是我们的总指导。不愿受小朋友指导的人,不配指导小朋友。”
其实,幼儿教师很多时候扮演的就是孙悟空的角色。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磨难,我们变成孙悟空为3-6岁的娃娃保驾,得到的是无尽的爱与欢乐。
还记得小班开学一个月后,仍有几名幼儿入园时忘记与老师打招呼。每当这时我就笑眯眯地看着他,问:“你是谁呀?”孩子马上就会想起来要跟老师问好。这一天,我在厕所里给他们提裤子,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问:“你是谁呀?”我感觉很有趣,就回答:“我是猫妈妈,你是谁呀?”一个孩子乐呵呵地回答:“我是猫宝宝。”接着,每一次的上厕所时间,就会有许多的声音一会儿就来问:“你是谁呀?”我也不断地变换着角色,一会儿是鱼妈妈,一会儿是山羊妈妈,一会儿是兔妈妈……他们也一会儿是小鱼,一会儿是小山羊,一会儿是小兔……更有一些孩子趁我蹲下为其他孩子提裤子的时候,趴在我的背上大声喊:“妈妈,妈妈”,还有的孩子捧着我的.脸,指着一颗黑痣或一块疤痕,担心地说:“兔妈妈,你这儿坏了……..”
每到此时我心里总会涌起一份感动。人们常常教孩子唱“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现在我真正体会到被孩子们当作妈妈、唤做___感觉真好。
有时我会假想,如果孩子们在问“你是谁呀?”我如实回答“我是吴老师”,这其中的趣味,或许就会大打折扣,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距离就不会如此贴近,我也就享受不到孩子们那可贵的称呼了。正如高建琴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蹲下来”,我想,除了蹲下来,我们还要及时理解孩子所传递的信息,能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以孩子所喜欢的方式、所喜欢的语言进行沟通,这样我们才能读懂他们;我们不仅要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而且某些时候还要扮演成孩子,让他们觉得老师跟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个大孩子。我们还要像尊重一个朋友一般尊重他们的言行,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孩子们那一声声稚嫩的“妈妈”。
其实,被孩子们唤做“妈妈”的感觉真好。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5和中班孩子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我觉得我很幸福,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幼儿经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孩子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我发现xx小朋友在区角活动里玩耍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区角活动的小朋友,孩子们告诉我说:“xx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还有一个最小的小家伙告诉我说:“老师,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给我玩还打我呢。”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了坐在旁边小椅子上的涛涛,还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哭,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问:“xx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快乐吗?”(快乐)那你快乐吗?(我不快乐,孩子们都不给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xx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伴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孩子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低下头),看着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头。这时我对着其它的小伙伴说:“瞧,xx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它几个孩子一起回答我,这时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给其它小伙伴们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xx的这件事,把他请到我的故事中,这样让他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xx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幼儿,你们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xx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与他做好朋友。
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孩子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