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适合做下蹲运动吗
老年人适合做下蹲运动吗,中老年人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蹲起运动刺激身体的新陈代谢,下蹲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脏的活力,以及心脑血管舒缩功能。那么老年人适合做下蹲运动吗?
老年人适合做下蹲运动吗1
俗话说“人老退先老”,腿是人的第二心脏:心脏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向全身各个部位输送血液,负担极其繁重的任务。解救心脏的“超人”是肌肉。肌肉运动就像按摩一样,有助于水分的输送。因此,多做腿部肌肉运动如走走路、爬爬楼梯都是有好处的。
下蹲也许是一种不雅观的姿势,但研究表明,下蹲的姿势与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非常相像,这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而且,对现代人来说,下蹲运动简便经济、易于坚持,好处多多:无论多忙,每天只需10—15分钟,在家里、办公室或公园都能练习。
下蹲可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人的老化从腿开始,很多老年人跌倒、骨折和卧床不起都是因为腿脚无力。而下蹲运动就像按摩一样,能促进下肢血脉相通,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在稳定血压、调整内分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老化;对痔疮、前列腺炎、肾结石、便秘、腰肌劳损等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下蹲动作简单,做起来也有一定讲究:两腿分开,略比肩宽,自然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下蹲时,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这样做起来比较自然,不吃力。下蹲时躯干要保持笔直状态,臀部向身后撅起。下蹲的速度大致是5秒钟1次。下蹲时吸气,站起来时呼气。老人下蹲时,最好不要深蹲,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不要小于60度,否则起身时容易头晕眼花。
动作不要过猛,膝关节弯曲的角度可以由大到小,循序渐进。锻炼的次数以1天做30次为宜。体弱的人开始少做,有体力的人可多做。注意:患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不能做下蹲运动,关节有问题的人也不宜多做。下蹲时,老年人应手扶床头或者门框进行锻炼,速度不能太快,应缓慢平稳。
蹲起的姿势和动作
1、借物蹲
练习者用自己的背部、腰骶部依靠在墙上,或是手握着栏杆,借以分解身体重量,使下蹲练习变得轻易进行,从而蹲得深,蹲得久。练习时间可以从开始的1分钟逐渐延长到5分钟。
2、跟蹲
跟蹲与踮蹲正好相反,即脚跟落地,同时足弓部分也可以着地,前脚掌悬空,即脚底的后2/3部分接触地面。由于前脚掌悬空,身体重心向后偏移,把握不好,轻易向后倒,因此初次练习时要注重安全,时间控制在30秒到1分钟即可。
3、八卦蹲
八卦蹲是从太极蹲演化而来的,即将太极蹲的下肢并拢变化成下肢分开,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双膝弯曲小于90°,臀部不要左右扭曲,距地不超过10厘米,八卦蹲比太极蹲轻易。练习时间为1~5分钟。
4、太极蹲
太极蹲是双脚尖并拢,双脚跟紧靠一起,然后双膝弯曲,弯曲到大腿腿腹与小腿腿腹紧贴在一起,经络穴位重叠,互相挤压,可起到推拿、按摩的效果。练习时间1~3分钟。
5、踮蹲
练习者两只脚的前脚掌着地,脚后跟抬起离开地面。双膝弯曲,躯干下沉,大腿紧紧压在小腿上。踮蹲有一定的难度,初次练习时不要太勉强,时间控制在30秒到1分钟即可。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多蹲少坐对身体各个脏器是一种锻炼。
老年人适合做下蹲运动吗2
很多中老年人因蹲的时间太长,或坐着的时间长,在站起来后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状况,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晕厥。引发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心力弱,平时缺乏锻炼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医学研究证明,下蹲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脏的活力,以及心脑血管舒缩功能。
在稳定血压、调整内分泌紊乱、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方面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经常练习下蹲运动,还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神经功能,增强腰部、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对延缓关节老化也很有帮助。
正确的下蹲方法是并拢两脚,身体站直,双手叉腰,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平视前方,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含胸收腹,放松全身,不要向后仰头,身体不要倾斜,始终将两腿并拢,彻底蹲下后再缓缓地站起来,如此反复多次。
做下蹲运动时,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如下蹲的程度应因人而异,下蹲时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全蹲还是半蹲。身体素质较好者可以全蹲,蹲下后停止1~2秒后再起立。年老体弱者可以扶持着桌椅或树木、墙壁进行练习。长期进行此项练习,对心脑和全身的关节肌肉都大有益处。每天锻炼2~3回,每回下蹲30~40次,长期坚持,身体一定会有很大的突破性变化。
下蹲训练也要讲究循序渐进,逐步加大下蹲的程度、次数和时间。如果第一次蹲30次,过几天后再逐渐增加到60次,之后再视情况逐步增加。持之以恒,对保健、减肥、健美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