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

时间:2025-07-22 17:08:22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15篇)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1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孩子来说,书籍是帮助孩子们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是陪伴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不仅是孩子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金钥匙,更是他们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我们诚挚地邀请家长朋友一同加入我们亲子共读的队伍中来,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们的阅读助力!相信有了您的支持与陪伴,我们光丰的'孩子将能站得更高,飞得更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亲子共读乐无穷!20xx年读书节“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开始啦,我校诚邀大家积极加入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中来,希望这次活动能给您的家庭提供一次分享交流的机会。家长朋友们,光丰小学20xx年读书节“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期待您的加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在这阳春万物生光辉的季节,让我们把本次亲子阅读活动作为一次全新的耕耘,让书香伴随我们的脚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xxx

  20xx年xx月xx日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2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养。xx市第四中学始终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为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精神,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xx市第四中学特向全体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1、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为孩子购买课外书时,请选择正版书籍,不要选择涉及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中的书类。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内容积极向上、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课外阅读书籍。

2、鼓励孩子认真阅读,记录读书过程及收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好孩子。

3、从孩子喜爱看书入手,培养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4、设定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或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

5、可以通过记笔记、做读书卡等方式记录孩子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6、文明读书,教导孩子爱护图书,不损坏图书。

7、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等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家校协同,将读书落到实处,共同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写信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3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有一种期待在春天绽放;有一个主题在春天鲜活;有一份快乐在春天蔓延。温馨四月,书韵飘香。眼睛看不到的,读书可以;脚步不能丈量的,读书可以;身体无法抵达的,读书亦可以。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按照省教厅的要求,落实辽宁省第十一届全民读书节期间,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全民读书节活动,育才学校鼓励学生在4月23日18:00通过“学到汇——辽宁省官方在线教育平台”收看读书节启动仪式。

方式一:PC端登录“学到汇”网站,通过首页“全民读书节启动仪式”观看。

方式二:通过手机扫描“学到汇”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学到汇”微信公众号,点击左下方菜单“汇资源”,选择“全民读书节启动仪式”观看。直播结束后,用户可随时在“学到汇”网站的“会议直播回放”栏目或“学到汇”公众号——“汇资源”——“直播回放”栏目中观看直播回放。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也诚挚地向各位家长发出倡议: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请您做孩子读书的榜样,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当您放下手中的手机,打开墨香四溢的书籍,当您双休日早一点关掉电视,引导孩子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时,您就等于把孩子引入了知识的海洋。

二、请您每天抽出30——60分钟和孩子共同阅读,期间引导孩子主动阅读、思考、探索,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鼓励。让亲子阅读成为孩子每天最享受最期待的事情。

三、为您的孩子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庭图书架或图书角,并适时添置一定数量的好书,让孩子拥有一片自己的阅读小天地。

四、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每周和孩子去一次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沉浸在书的海洋。让阅读点亮心灯,用书香浸润家庭。

给孩子们的建议

1、为什么要读书?

书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这就好比我们需要食物维持我们生存一样,就人的精神成长而言,书就是必不可少的粮食。不过可以食用的粮食良莠不齐,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甄别,挑选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来阅读。

2、读什么书?

(1)读百科全书

我这里的百科全书是指阅读的范围要广泛,不要局限在某一类范围内。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的图书都要让孩子有所涉猎,让他去发现知识的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朵,也许其中一种就是他最感兴趣,甚至是他最富有天赋的一种。

(2)读经典书籍

经典书籍往往是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甄选,公认的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这类书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很有裨益。他们有助于促进孩子在思想情感和知识视野方面的发展,并且是对父母和老师认知不足的有效弥补,所以才有很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孩子出现。

(3)读感兴趣的书

有兴趣才有真正的动力。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我们不可以完全限制住孩子的阅读的方向,非要孩子阅读家长或老师指定的图书。我们给孩子一定的阅读自由,让他们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目,体会到的乐趣是一种自由的快乐。否则全部是以学习甚至应试为目的的读书,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一点点丧失读书的兴趣。

3、怎样读?

……此处隐藏10860个字……,养成阅读的习惯,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培养阅读兴趣

孩子并非天生爱读书,阅读兴趣是需要启蒙的,当孩子到了能说话的年纪,其实就应该开始阅读了。孩子的阅读也是需要榜样的,孩子看到家长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肯定会好奇:读书真的那么有意思吗?这时候把你看的书与孩子分享,他就会知道读书是一件很酷的事。阅读的种子是在家中播下的,教师只是一束阳光,加速种子的生长而已。

对孩子来说,能够到书店选书,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挑书,就像家庭主妇在超市购物一样,有很强烈的满足感。所以假期家长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可以是假期的一个娱乐项目。开始的时候,不要限制孩子购书的种类,只要他爱读就好。当然,可以让他学会看图书排行榜,选择更加权威和经典的书来看。家长尽量定期和孩子分享读书的心得,保持孩子阅读的兴趣。我这里可以推荐几种方式:辟一个家庭阅读区,舒服地阅读,取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如“亲子阅读吧”;家长摘抄一些经典或有趣的语句、笑话和诗歌,藏在孩子的文具盒里、书包里、枕头上,时常给孩子一些惊喜;孩子不愿睡觉时,问“你是看半小时书还是马上关灯睡觉?”,孩子会选择看书,虽然不是愿意看书,但为了不睡觉,也就慢慢培养起睡前看书的'习惯;把精心选择的图书作为生日礼物给孩子等。当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以后,他就有了一位“好老师”在他身边,时刻提醒他怎么生活,怎么处事,怎么面对各种困难,他的人生也就有了底线,我们家长就可以“袖手旁观”了。

提高阅读速度

要想博览群书,看得太慢,恐怕读不了多少本书。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指出,现在“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小学一年级课本还看不太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学生要学会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家长要鼓励孩子快速阅读,记住书中主要的观点、事情和数据就可以了。我们阅读的经验告诉我们,看书经常要“跳读”、“猜读”。“猜读”就是碰到不怎么懂的词句,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猜”,大致理解,就往下读,不停留,不去所谓查字典。“跳读”就是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不太感兴趣的内容,尽快往下读。书不一定全都要精读,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这样才有阅读“面”,才有读书的兴趣。

现在的新高考命题材料范围大大拓展,包括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有的考题就考了宋代的货币制度,殷墟甲骨文史学文章,之后有人统计,这些内容99%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家长应该注意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学生检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和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群文阅读,一般认为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

新高考不但扩面,还强调阅读速度。以前语文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这两年高考语文的题量和学生要做完的体量,比往年悄悄增加了5%-8%。到我们的孩子将来参加高考时,语文会让15%的人做不完!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非常重要。

增加阅读种类

即使孩子对漫画或侦探小说之类的某一种类型图书有喜好倾向,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涉猎一些不同类型的图书,文史类图书让孩子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体艺类图书让孩子喜欢健康生活,科学类图书让孩子热爱自然。尤其是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普图书能够解答孩子小小脑袋里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会培养起他们的科学精神、求真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梦想,不会轻易被违背科学的谎话欺骗。包括一些小说、寓言、军事类的读物、杂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家长千万要记住,在孩子拓展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强迫孩子去阅读所谓的“书单”,不要把读书看作一件工作或任务,更加不要用恐吓或惩罚的方式,否则孩子会在内心里对读书产生巨大的抵触。读书的引导应该是由家长在“无意”中分享出来,在读书的电视栏目中受到“诱惑”而去找书,在班级的读书分享时受到激励去看书。同时,当孩子说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因为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是一种对家长的信任,表达出来,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和阅读障碍。

提升阅读效果

阅读不但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能力,帮助我们一辈子有好的品质生活。阅读的效果第一个是收获知识。近几年的高考题目越来越多以漫画的形式展示考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文字阅读能力,还要具备读图的能力。读图则是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总结能力、提炼能力的综合表达,应该说读图比文字阅读能力要求更高,因为读图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将画面的内容进行文字表述上的转换,也可以说读图是一种更高等级的阅读训练。没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数学的应用类题目都无法审题,更加就不要说做对了。所以要让孩子数学获得好成绩,也要提高阅读的品质。

阅读还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使学生的思想成熟起来。安徒生的《白雪公主》童话故事教会学生学会善良,识别丑恶;法布尔的《昆虫记》让孩子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三国演义》让学生了解政治与战争,种下英雄主义的种子;《西游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知道成功需要付出努力;《窗边的小豆豆》会让孩子珍惜友情,尊重他人。孩子阅读的不但是文字,更有情感,还有现实生活中不曾有的经历,相当于家中有各种名人来做客。当家里的书多起来的时候,亲子阅读成为习惯的时候,当孩子阅读品质提高的时候,孩子的人生之路就不会走歪,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了。

关于研学,我想给家长们说的是,古人明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从今年开始,我校将会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研学活动,包括春秋游的研学,夏、冬令营,周末的研学等。

通过研学活动,让孩子走出小屋和校门,走向大自然,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呼吸新鲜空气,与同伴合作学习,感受24节气带来的四季变化,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丽风景。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些丰富的阅历将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财富。我们今年还将全面改革寒、暑假作业的方式,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替代过去的简单机械的读、写、算,适应未来中考、高考的改革,让我们的孩子赢得未来,赢得一生。希望我们组织这类研学活动的时候,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孩子完成寒、暑假实践作业的时候,您能够与他成为学习的伙伴,共同完成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当中抽空阅读此信,春暖花开时,顺祝您全家身体康健!家庭和睦!

  写信人:

  日期: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