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案1A班教案
活动时间:20xx年3月26号 星期五 一日主题活动:我是开心果。
活动一 :蒙氏工作
工作名称:《十的转换》(大组)
工作目标:1加强十进位的概念。
2了解1、10、100、1000之间的转换关系。 3使幼儿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工作准备: 工作毯、教具
工作过程:1点名、读日历、走线、示范工作。 2幼儿自主工作。
活动二 :线上团讨
活动名称:《开心果的成就》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表现。 2培养幼儿学会给周围的同伴找快乐。 活动准备: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幸福的资料。 活动三 :蒙氏数学(大组)
活动名称:《感知数位》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个十百千。
2能用数字两相对应。
3培养幼儿尝试着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教具(1、10、100、1000)
活动过程:1游戏《拍手歌》。
2出示教具,介绍名称。
3教师出示教具,展示内容。
4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操作学具。
5谈话导入
———小朋友给别人带来快乐?你们觉
得开心吗?
6练习操作册。
7活动结束。
活动四 :思维训练
活动名称:《我们做项链》(大组)
活动目标:1观察每条项链上的图形,辨别图形的形状、颜
色、大小。
2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发展幼儿的推理与排序
能力。
3感受给同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模板 卡片12、13、14、15
活动过程:1音乐律动。(幸福拍手歌)
2 谈话导入
根据律动的内容,和幼儿一起分享快乐。
3拿出教具进行引课。
4模板游戏。
5发卡观察卡片以及创编故事。
6提问相关问题请幼儿回答
7操作卡片。
8活动结束。
活动五 :思维训练(中组)
活动名称:《图形组合》
活动目标:1认识几何图形,辨别图形的组合。
2对应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培养幼儿对形状、颜
色的`分辨能力。
3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活动过程:1音乐律动。(火苗)
2 谈话导入
根据律动的内容,和幼儿一起分享快乐。
3拿出教具进行引课。
4模板游戏。
5发卡观察卡片以及创编故事。
6提问相关问题请幼儿回答
7操作卡片。
8活动结束。
活动五 :离园活动
活动名称:《精彩动画》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2感受看动画的快乐。
3培养幼儿互相给与快乐的情趣。
活动六 :离园
幼儿园教案2一、活动名称:大声回答我在这儿
二、设计思考:
此绘本是由教师们根据图画书《大声回答我在这儿》改编后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只可爱而又内向的小兔,它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开学第一天,山羊老师点名时,所有的小伙伴都能大声介绍自己,只有小兔羞于启齿,迟迟不愿应答。最后,在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下,小兔终于鼓足勇气,大声介绍了自己。简单的故事情节记录了孩子们入园时所经历的场景,非常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容易引发生生间的情感共鸣,让初次接触绘本的小班幼儿萌发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小班阅读教材。
根据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阅读活动中,我们首先利用课件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关注同伴和自己,学会自然的回答“哎,我在这儿”。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阅读图书,结合录音,反复倾听“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xx”,最后,在阅读理解了故事后,我们会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再次开展点名的活动,鼓励孩子们丰富原先的语言,学着说出:“哎,我在这儿,我是xx的xxx”,不断地帮助幼儿建构语言,挑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集体阅读活动的有趣。
二、绘本教学设计思考
本书中依次出现了三个层次的自我介绍短句,即“我是×××。”“我是怎样的×××”“我是怎样的×××,我会(或我喜欢)……”可以鼓励幼儿反复倾听,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并尝试用这些句式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等。
本故事的情节围绕着新朋友入园的相关事件展开,所以通过阅读,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了解幼儿园里的主要人群(老师和小伙伴),也会简单了解幼儿园来园生活的场景,知道老师会亲切地呼唤所有孩子的姓名,而孩子们也会在老师呼唤时礼貌地回应等。故事的情节与幼儿文明礼貌的培养联系密切,对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有一定帮助
这个故事中,有一处是非常有利于推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即:我是怎样的xxx。通过鼓励孩子们学着运用这个句式介绍自己,其实对于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学会认同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尽管孩子由于年龄尚小,所以对自己的认识,可能并不真正客观,但是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能间接促进孩子对自我今后发展的关注和肯定。
这个故事传递着老师和孩子之间亲密的情感,通过呼唤名字和应答的简单情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暖暖情感。从而有效地萌发孩子们盼望上幼儿园的积极情绪。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重复的角色语言较多,所以非常适合鼓励孩子们看看演演。建议在充分熟悉了这一绘本厚,可以尝试引导幼儿和老师一同来玩玩角色扮演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将静态的图书阅读转化为动态的生动地表演活动,会在阅读培养的起始阶段,就让孩子养成积极表达表现的态度和习惯。
三、活动目标:
(1)愿意安静倾听老师讲述故事,了解动物宝贝在幼儿园点名的有趣事
(2)乐意礼貌大方地应答他人,学说短句“我在这儿,我是xxx”。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
1)图书中熊老师点名及各动物角色应答的录音。
2)与班内幼儿相匹配的点名课件。
2.大图书一本、小猪头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朋友回应
导语:孩子们,这里有什么?(配合点名课件中的照片),瞧,宝宝们的`照片都转起来了,老师要找好朋友啦!
1 ……此处隐藏11014个字……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不能边剥边吃哦!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
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把它记在哪里,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幼儿园教案15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人际交往和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在一日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进行社会学习,成人对幼儿关爱、肯定、信任、尊重的态度及为幼儿提供的自主、成功的机会等,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尊自信,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因此,对处于交往能力蓬勃发展的中班幼儿来说,开展萌发自尊自信的情感活动尤为重要。
说教材
《指南》中强调:关注幼儿的感受,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班幼儿升入中班后,基本能够情绪愉快的在集体中自主选择游戏伙伴和游戏主题,但大多数幼儿在集体中表达和表现还不够自信,比如在绘画、讲述等活动中比较拘谨,并且在生活中有依赖的情绪,可见,幼儿缺乏对自己的认可,表现为在生活中不够自信。因此,此次活动我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支持他们自主、自信表达,在游戏中体验自己很棒,发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
说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比,知道自己的优点。
2、能力目标:在情景中,感受自己的进步,觉得自己很棒。
3、情感目标:相信自己越来越棒,体验长大的快乐。
说重点难点
重点:在情景中,感受自己的进步,觉得自己很棒。
难点:通过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比,知道自己的优点。
说教法
通过运用了提问法(激发兴趣)、发现法(经验回放)、对比法(发现进步),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表达获得自信的体验。
说学法
幼儿通过模仿、同化、强化、体验来进行社会学习,幼儿的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个性品质,也是幼儿发展极为重要的内在动力,它实现的基本途径是来自于交往过程和各种活动过程中的“体验”。
我班大部分幼儿的家庭现状是6:1的情况,虽然已经升入中班,但是孩子的很多事情仍然由家长“包办代替”,缺乏自主意识,但在幼儿园中,幼儿进步非常大,也有“长大了”的自我意识。通过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表达表现和展示的平台,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同时,4—5岁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观察我发现我班幼儿已经具有表达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我通过谈话、对比等方法使幼儿感受自己在长大,能做许多事情,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自尊自信。
说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翻翻乐”我来介绍自己,鼓励幼儿自信表达。
首先播放ppt,出现幼儿小婴儿时候的照片,通过提问:“孩子们,照片中都有谁?找找看你在哪?”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当幼儿找到自己时,引导幼儿用鼠标点一点,出现幼儿现在的照片,看看是不是找到自己了。这时我会说:“请你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小时候的样子吧?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
第二环节:“小影集”讲讲我的故事,帮助幼儿体验自己的进步。
首先引导幼儿展示自己收集好的“小影集”,我会说:“孩子们,看一看,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对比,自由地向同伴、老师介绍自己的进步。其次,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小影集”到集体面前为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运用白班为幼儿播放,支持幼儿表达。再次,通过教师小结:“孩子们,我发现现在的你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你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帮助别人做事情、还能争当小老师教我们做事情呢,你们真的很棒!”。最后,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叠被总动员”“拼摆总动员”的游戏,引导在快乐游戏中感受自己最棒,获得愉快的体验,感受自己的进步。
第三环节:“点赞啦”知道自己很棒,引导幼儿相信自己越来越棒。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告诉幼儿:“小朋友你们真棒,张老师为你们点赞,还有一些大朋友也要为小朋友点赞呢!”引导幼儿欢迎家长朋友,并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学会了很多的本领,有很大的进步,爸爸妈妈非常高兴,为你们点赞。还有很多的爸爸妈妈也要为小朋友点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爸爸妈妈的视频吧,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播放“夸宝贝”视频。
第四环节:“跳起来”我真的很不错,体验长大的快乐。
播放音乐“我真的很不错”鼓励幼儿伴随音乐为家长表演,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长大的快乐。此环节为提供情感表达的空间,树立幼儿很棒、很不错的自信。
说活动总结
结合中班幼儿喜欢与同伴交往,能够在自主的表达中感受到愉悦的特点,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倾听和表达中学习;同时,活动中的体验式学习也能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动我将情感体验贯穿活动始终,巧设“翻翻乐—小影集—点赞啦—跳起来”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沿着“自信表达—经验回放—树立自信—情感升华”的教学策略逐层落实目标。
说活动延伸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我们要遵循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不仅仅在一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尊和自信。班级中后续开展“蒲公英小喇叭”“小小接班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