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

时间:2025-10-21 07:00:09
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

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

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随着近几年各类养生概念的兴起,很多人开始推崇一日两餐的饮食方式,各种新奇的饮食习惯概念开始进入大众视线,那么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

  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1

通常情况下,一天吃三餐好,属于比较正常的饮食习惯。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天吃三餐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也符合肠道的消化规律,每顿餐之间的间隔时间正好是胃排空需要的时间,当胃部有饥饿感的时候进食,可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保证胃肠道正常的蠕动,而且也可以满足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

提高个人的免疫力,但是如果一天吃两餐,可能会导致肠胃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身体缺乏营养物质,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肠胃出现疾病的风险通常也会大大增加。

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早餐:

一日之计始于晨。早餐的重要性在于,唤醒大脑活力,令你精力充沛地开始迎接一天的紧张生活。

餐单示例:

1、鲜牛奶1杯 全麦面包1片 火腿炒蛋(1根火腿和1个鸡蛋)炝拌黄瓜(1根)

2、红豆粥(1小碗) 西芹豆干(100克)

营养点评:

粗杂粮含丰富B族维生素,具有保障脑部供血的作用;

大豆、蛋黄内含有磷脂,有益于智力发展;红豆中的赖氨酸和维生素B含量,在各种豆类中名列首位;

蔬菜中的维生素能加强脑细胞蛋白质的`功能,如西芹所含的挥发油能刺激人的整个神经系统,促进脑细胞兴奋,激发人的灵感和创新意识;

脂肪则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如果脂肪不足,会引起人脑退化,所以,早餐中不妨加些肉类食物;

奶类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族等,是传统的健脑食品,可维护大脑的正常机能。

午餐:

通常上午是脑力劳动高度集中的时段,思维活动过程加强,细胞内物质及神经递质消耗增多,新陈代谢也加快,大脑对各种营养素需求量增大。因此,午餐应增加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铁等营养素的供给量。

餐单示例:

1、焖大虾(100克) 香菇菜心(50克)紫菜豆腐汤(1小碗) 米饭(1小碗)

2、胡萝卜炖牛肉(100克) 清炒豌豆苗(50克) 麻将花卷(1~2个)

营养点评:

牛肉、豆腐都是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海虾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可为大脑提供能源,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胡萝卜能加速大脑的新陈代谢,具有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紫菜含碘丰富,能缓解心理紧张,改善精神状态;

菌菇类能清除体内垃圾,保证大脑供氧充足。

晚餐:

一天的辛劳之后,晚餐应以安心宁神为主,调整大脑状态,帮助人体尽快放松、休息,顺利进入梦乡。

餐单示例:

1、糟溜鱼片(50克) 蒜蓉西兰花(100克) 小米稀饭(1小碗)或馒头(1/2个)

2、鱼香肝尖(50克) 肉丝炒莴苣(50克) 莲子银耳羹(1小碗) 米饭(1/2小碗)

营养点评:

动物肝脏有丰富卵磷脂,鱼虾类和深水海鱼,如沙丁鱼、金枪鱼等含有DHA、EPA,均能维护脑细胞的正常机能。

长期处于紧张用脑的状态下,可使人气血两虚,所以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小米、莲子等,可以补血养心、补中养神、治疗夜寐多梦,可以帮助大脑获得充分休息。

餐间小点:

芝麻饼干(1~2块);

阿胶贡枣(6~8个);

蜂蜜核桃仁(3个);

香蕉(1根);

草莓(150克)

以上所列食物任选2项。

营养点评:

核桃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可帮助脑部血液畅通,适宜于长时间精力集中和用脑过度的人食用;

大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具有良好的养血安神,补益中气的作用,还能安神和提高智力,经常服用能使头脑清醒,保护记忆力;

芝麻不仅有提高脑髓神经的作用,还能畅通血液;

草莓酸甜味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胶,每天吃150克草莓就能消除紧张情绪,产生舒适感;

香蕉富含血清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钾,可向大脑提供酪氨酸,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精神稳定。

脑力工作者饮食4忌

忌饮食过饱:吃得过饱后,大脑中有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加,使大脑节奏减慢,效率降低。

忌多吃甜食:糖在体内过多,可使体液改变其碱性的正常状态,成为酸性体质,引起脑功能下降,精神不振、记忆力涣散、反应迟钝。

忌多食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含有较多的过氧化脂质,可使脑细胞早衰,不宜多食用。

忌主食过精:只吃精制的米面等主食,会破坏血液中的酸碱平衡,消耗大量维生素,容易引起疲劳、健忘、焦躁等。

  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2

一日两餐非“养生智慧”

究其古人“一日两餐”,其实并非为了养生,秦汉以前,战争加上农耕技术的落后,粮食产量低,且做饭费时费力,日常百姓难以保证一日三餐。相反,在贵族群体种,“三餐制”反而是一种普遍的饮食习惯。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秦汉开始,一些普通百姓也能从一天两顿变成一天三顿。在唐宋时期,午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顿饭,和现在的饮食观念非常相似。尽管在不同地区,由于条件和习俗等原因,一日三餐无法在当时普及全国,一些地方还是保持一日两餐的习惯。

所以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与众多因素有关,并非古人的“养生智慧”。

多数人还是适合一日三餐

现代人的工作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从营养摄入的角度看,当前一日三餐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生理需要。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对于多数人来说,早餐的质量一般是偏低的;尽管午饭作为衔接上下午之间的.重要一餐,但是多数人为了挤多点时间去工作,一般都是外卖或是快餐店凑合解决;自然而然的,晚饭就成了当下大多数人吃得最多、最好一餐。取消早饭,对于肠胃和每天早上的工作效率都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尽管午饭比较凑合,但其还能一定程度上补充日间所需能量;摄入最多营养的晚饭若突然取消,身体营养供应会陡然下降,缺少了必要的营养,人的体能、精力、抵抗力将难以支撑。长此以往,不但难以获得健康,更会招来疾病。

吃饭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中医理论强调“因人而异”,对于吃饭也是如此,吃饭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能盲目模仿。

怎么吃要考虑每个人的不同情况。

劳动强度

体力活动强度大、时间长,人体能量消耗大,相应地,也要摄入足够的食物做外源性供应。因此,这类人群至少要一日三餐,且能量摄入充足。

如果消耗过大,或有夜间加班等情况,吃个夜宵也是必要的。而生活比较悠闲、活动量不大的人,两顿饭可满足需要。

年龄大小

青壮年普遍脾胃功能好,消化吸收能力强,一日三餐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一些人晚饭后容易出现腹胀、失眠等异常表现,可采用一日两餐,或在日中加餐,采取少食多餐模式。


  

食物热量

一些人偏好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它们相对更不好消化,因此,饱腹时间长,能量供应也够,可以考虑一日两餐;有些人吃的食物少油、少盐,热量低、蛋白质含量低,食物消化快,能量跟不上,就要及时补充。

所在地域

我国南北跨度大。南方普遍日照时间更长,人们活动时间偏长,更适合一日三餐。北方一些季节相对日照时间短,若日间活动时间较短,可考虑一日两餐。

一日两餐也讲究方法

如果已经养成了每日两餐的习惯,或者出于某些因素,需要日食两餐,选择正确的操作方式,也能获得健康益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建议,正常人想要一天只吃两顿饭,可参考以下作息。

5点起床,喝点水、吃个苹果,补充一点能量后,进行适当体育锻炼。6点左右,做一顿丰盛早餐,保证有荤有素,最少三个菜。7点,全家人享用早餐。8点,出门上班。中午正常吃午饭,下午5点之前吃半斤水果喝点酸奶。晚9点睡觉坚持这样的饮食规律,早餐不“凑合”,下午吃点水果和酸奶,基本可以弥补不吃晚餐的营养损失,这样的一日两餐,营养不比一日三餐少。

《一天吃二餐还是三餐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